English

儿童拒绝卡通动画中生硬的道德说教

2000-08-17 来源:光明日报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代大权 我有话说

卡通动画自发明出来,似乎就是儿童的专利。动画一词本是指不断变动的画面,以不断变动的方式联接起一组组的画幅,使之形成不停变幻的视觉效果,实际这也正是儿童自身的形象写照。儿童天生好动,喜好变化,稚嫩圆润的体态声音、单纯幼稚的语言思维无一不在提醒着成人:他们就是卡通,他们就是动画。但在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中,静是一种境界,静是理性的形式体现,静替代了动。

可以这样说,动与不动是东西方文化在儿童教育方式方法上最明显的区别,反映在卡通动画片上,则是这一教育观念的延伸。中国古人希望自己的后代静如处子而动如脱兔,可见传统的教育思想中,儿童好动的天性是怎样被强烈地抑制的。一说到古人的教育,我们的脑子里显现的便是头悬梁、锥刺骨的刻苦学习的黄口小儿,便是为寻求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而不断地搬家的孟母,而动的孩子只能得到戒尺的伺候,打得他(她)眼冒金星,立地成佛,这便是动的代价。有了课堂后,儿童一进入教室便如机器人进入程序,举手投足都有一定之规,完全按照成人对教育的理解并制定的规矩行事,多少代中国人就是在这种教育模式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属性,而独特的性格特征,也正是在这种教育传统的压力下像羞于见人的小媳妇般躲起来了。

卡通动画的表现与传统教育思想最大的区别是它的动,不仅造型与形式在动,而且大脑与思维也在动,甚至文化与精神也在动。卡通动画的出现似乎就是为了证明:动则生、动则活,一切都在动,并且动得令人赏心悦目。儿童之所以喜欢卡通动画甚至到废寝忘食的程度,首先是动的活力激发出儿童幼小的生命欲望,面对一个一切都在动的世界,儿童脱离了现实桎梏而进入到身心放松的氛围里,终于不再听大人的说教、警告和指责,而一头扎进卡通动画无拘无束、超越现实的时空里。成人的意识虽然不可能不表现在成人的行为——即使是专为儿童的行为中,但成人意识在卡通动画艺术语言形式的制约下,不得不大打折扣,如果想让儿童接受,让儿童确实从心里喜欢,成人就不得不放弃自己,而以儿童的审美心理,“爬在地上”用儿童的视角去重新认识生活、认识世界。教育被融进可笑逗人的表现形式之中就会色彩缤纷香甜可口;相比之下,训诫教诲则像一杯放凉的中药,色彩枯燥单调,味道更是不敢恭维,有益健康却令人生畏。

我们观察儿童的审美心理时不难发现,儿童在接触到一个故事时,总是急于分出好人与坏人,把故事中的人物都贴好标签后再放心去享受故事带来的快乐或悲伤。西方的卡通动画故事很少有明确的是非判断,并依照这一判断得出道德的结论,而是让儿童感受所有角色同时都挺可笑又挺可爱,无论是威风八面的狮子王还是狡黠滑头的小老鼠,既有得意的时候,也有失意的时候,没有永远的英雄和笨蛋,也没有明确的好人与坏人。而我国的卡通动画则永远是一种结果,即正义战胜邪恶,与此相配合,好人只做好事,说好话,最终总会有一个好的结果等在那里,像终点站等候班车归来一样地准确无误;坏人则干尽坏事,一肚子坏水,没一句好话,最终一败涂地。时至今日,我国的卡通动画如《宝莲灯》、《呵啦传奇》、《海尔兄弟》等依旧是这副道德说教的老面孔,充当着救世主的角色,唯恐我们的儿童是非不辨,上了坏人的当。世纪之交,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此时检验我国卡通动画传统的说教与概念对一代代儿童的影响,很难有多少正面的经验可以总结。儿童并不想时时刻刻保持道德的警觉,如果你没有使他们在品味生动快乐的卡通动画故事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教育的本事,目的显然是达不到的。

一说到国产卡通动画的种种难处,人们总是在资金、脚本、造型、技术上连连叹气,而并没有从观念上找到症结。一些花钱不多,只有几集的小制作国产卡通动画,本该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又有几部真正赢得了小观众的青睐呢?即使是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去营造新的卡通动画艺术,关于好人之所以为好人,坏人之所以为坏人的比较也很少有新的层面的开拓和更为深入的探讨。这类卡通动画在儿童早期的审美活动中基奠的是概念化、简单化的思维方式,一旦儿童成长起来进入成人社会,遇到真正的麻烦时,他才会醒悟并自责“我怎么这么傻”!

卡通动画的艺术表现语言及这一语言的形象载体——生动可爱的角色造型,是很难以正统观念去界定的。正因为其中每一角色都可笑可爱,每一角色才都有可圈可点的教育意义。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年人类文明史的古老国度面前,活泼率性的卡通动画像一个面对老夫的少妇,怎么做都有忌讳。传统文化中好不容易蹦出几个如哪吒、孙猴子之类充溢生命张力的异端,最终总还是被强大的正统势力降服招安,痛改了前非。像同生共长的谷莠一样,公民与罪犯也是在相同的道德说教中成长的,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这显然不是卡通动画所能回答的,但却是对空洞的道德说教、苍白的教育观念最真切的质询。随着时代节奏不断加快,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再一成不变地承袭过去对卡通动画的理解,生硬地填充进大量违反艺术规律的道德说教,就会使这一深受儿童甚至成人喜爱的艺术形式被人冷落。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承载着娱乐之外的更多的东西,但却不应把对娱乐的期盼变成人类精神的负担,更不要将这负担压在儿童那稚嫩的肩上。把仇恨化解为笑声,使教育更加亲切生动,如此,孩子们的动画世界才能如画一样迷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